当哈利遇到莎莉 When Harry Met Sally
《当哈利遇到莎莉》 When Harry Met Sally (1989) - 美国电影
2025-09-04
晚看完
转眼间,距离我更新上一篇博客文章已经快要两年了,去年博士毕业后我选择了出国做博后,第一次来美国生活和工作,给了我很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这也是我决定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美国之后去电影院看了4部电影:《哪吒》、《F1:狂飙飞车》、《神奇四侠:初露锋芒》、《超人 (2025)》,美国的电影没有字幕,有的时候只能听个大概,这些电影中哪吒特效好,F1这个电影剧情好,但是这些都没有让我想写点东西。
在我最近自己看的电影中,有一部长达6小时6分钟的意大利高分电影-《灿烂人生》(豆瓣高达9.3分)还有《建筑学概论》都是很好的电影。但没有想专门写点东西。
《灿烂人生》这部电影跨度很长,置身于这部电影中,让我感到人生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很重要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有些人被我遇到了是我的幸运,后来有些人虽然可能离开了我的生活,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入了”我、”重塑了“我,回想起来会觉得没有分配更多的时间与他们在一起。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爱情电影《建筑学概论》,看完这部电影会萌生出一种想法:错过的也许总是最美的。
建筑学概论是一个不完美的结局,如果思维习惯上认为不完美的结局才是美好的感动的,很容易在生活中潜意识里也寻找和应用类似的感动。而《当哈利遇到莎莉》 这部电影是完美的结局,完美的结局才最该是美好的感动的,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样在生活中/爱情中可能才不会潜意识的去追求不完美的感动。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女主Sally能在餐厅这么多人面前装性高潮,就为了给Harry解释女人的性高潮可能是装的。西方的文化和教育对性和两性关系还有一些其他的方面比我们要开放得多。这当然有利有弊。
第二点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和婚姻。影片开始就是很多对夫妻的相识相知走到婚姻的故事,每对夫妻都有自己独特的相遇和婚姻故事。
于我而言爱情是感觉和细节的结合,对一个人的感觉很容易在最初的几次见面交流中就建立,我大概就能判断是否对这个人有感觉,如果完全没有估计花更多的时间也不会有。
而这部电影展示的是另外一种方式,12年前,Sally 还很讨厌 Harry, 12年又3个月后,他们却结婚了,他们在12年间彼此都经历了多段感情或者婚姻,已经不是12年前的他们了。Harry 和 Sally 是幸运的,他们在12年后对于彼此来说这个对的时间点里还能遇到彼此。就像我们多年前可能心动暗恋的人,那种心动甜蜜的感觉可能也只属于那个时间点的“他们”,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是更重要的。
有的时候我们会说爱对方具体的点,比如漂亮,体贴,温柔等,或者更具体的点,甚至觉得对方的小毛病都很可爱,比如丢三落四,洁癖等,但这些特点可能其他人身上也会有,而是什么使眼前这个人如此的特别呢,不仅是这些所有的个人特点、性格,还有最重要的是对她的感觉,这些加在一块使她如此的特别,独一无二,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另一个人是这样的了。就像电影的台词一样虽然说的是简单的细节,但更像是融入生活的浪漫,爱上对方的理由就是如此的简单:
I love that you get cold when it’s 71 degrees out. I love that it takes you an hour and a half to order a sandwich. I love that you get a little crinkle above your nose when you’re looking at me like I’m nuts.
I love that after I spend the day with you, I can still smell your perfume on my clothes. And I love that you are the last person I want to talk to before I go to sleep at night. when you realize you want to spe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with somebody, you want the rest of your life to start as soon a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