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Pride and Prejudice) -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20230413读完

傲慢与偏见

这本书的内容算比较短的,每天晚上花点时间没多久就读完了。但我感觉这书的内容称不上豆瓣的高分。我要是在研究生之前那会准读不下去,也不会读这样的书。人名可能就劝退了本来就对它不怎么感兴趣的一些人,比如贝内特家有5个女儿,大部分都有简称或者昵称,二女儿伊丽莎白简称莉齐或伊莱扎,有的时候还被称为贝内特小姐(大部分时候指的是大女儿),所以读这书的前半部分我就先画了一张图表先理清了这些人物的别名昵称和人物关系,才不至于搞不清作者说的是谁。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本大概6分(10分制)的言情小说,它主要能让我们了解一些当时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比如当时的女性基本上是完全依赖于男性生活,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每个女人都在自己结婚的时候说自己现在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生意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等等。但书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贵族或者有很多财产的有钱人,读这书感觉这些人的生活就是毫无止境的舞会,串亲戚访朋友,打听各种新闻和舆论,各种担心自己和家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身价。

既然已经读完了这本书,也不能白白浪费这个时间,我总结一些我印象深刻的点:

  • 贝内特先生年轻时贪图青春美貌而娶了一位智力贫乏而又心胸狭窄的女人,致使结婚后他便终结了了对她的一片真情,这也是一种经验教训,人都会贪图美貌,真要婚姻幸福,家庭舒适,对象的品性比美貌更加的重要。
  • 伊丽莎白刚开始认为达西是一位傲慢品行差的人,后来没多久就认识到是自己的偏见(就达西自己的原因有:他生性腼腆和局促;家庭环境的溺爱,让他养成了一种他最聪明,最高贵的高傲自大的想法)。最后他们俩结婚了。书看到最后,我也不觉得达西真因为伊丽莎白的几句话就完全改变了他傲慢冷漠的性格。比如他第一次的求婚遭到伊丽莎白拒绝后一段时间,他和宾利拜访贝内特家,达西还是一样的冷漠,几乎不怎么和旁人说话,而达西后面说他是在求婚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一顿教训后让他受益匪浅而改变了,这和他当时的表现对不上。他心理上可能认识到了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性哪会这么容易想改就改。而伊丽莎白和达西在这么简短的相处中也并非就了解了彼此,也有可能带有偏见,书中很多夫妻的结合在今天看来都是相当快速的,有的甚至都没有谈恋爱就直接提亲结婚了,这可能更加容易造成偏见,以为对方适合自己,就像贝内特先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