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可能》(The Choice: Embrace the Possible)by Dr. Edith Eva Eger

拥抱可能

这本书是我在看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时了解到的,《拥抱可能》和《活出生命的意义》一样,也是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故事。本来相似内容的书我可能不太会再看,或是把优先级往后排的,但是在我看到一则书评之后,我决心要先看看这本书。在我看来Kathleen W.的书评是这本书的精髓:

Everyone has endure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own poor choices. But to live our best life, we must continue to make choices, instead of allowing ourselves to be imprisoned by our past.

这本书的一部分是作者的回忆录,相比于弗兰克尔的书,描述了很多作者在集中营生活的细节。另一部分是作者成为心理医生之后接诊的病例,从治愈这些病人的过程中,作者也在慢慢的治愈着自己。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记录一下我印象较深的两个片段:

其中一个是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个实验。当受到痛苦电击的狗能够通过按下操纵杆来停止电击时,它们很快学会了如何停止疼痛。在随后的实验中,它们也发现了通过跳过一个小障碍物在笼子里被实施疼痛的电击。然而,那些没有被教授停止电击方法的狗,慢慢的认识到他们对疼痛是无能为力的。他们不会尝试逃走,只会躺在原地不动,尽管狗看到其他狗逃走的范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们并没有尝试。这种心理上认为自己无法控制某件事情,进而产生了消极的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模型

从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觉得自己无法控制我们自己的处境的时,当我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不能减轻我们的痛苦或改善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就不会再为自己采取行动,因为我们认为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实验我之前就知道,这也是抑郁实验中的一种动物模型,但我没有将这个实验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中过,而作者则将这个实验联系到了我们生活中可能面临的类似困境,并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想像一个场景,一个女生在多次糟糕的约会之后,她可能会形成一种信念:她永远无法获得幸福或者找到合适的人,所以没必要尝试;或者另一个场景,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失败多次后,其可能也会形成一种自己不可能会成功的信念。这种信念产生的恐惧,使他们不愿冒着失败的风险,去再次尝试,而这又会使他们自我挫败的信念更有可能成真。而作者在文中提出,**要解决这种困境,我们应该要相信生活中存在不愉快的事,接受令人失望的结果带来的不适,是让自己摆脱消极信念的一部分。然后为了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必须在我们改变的情绪的基础上,改变我们的想法。**也就是接受不愉快的结果—>认识到失败和不愉快是生活中正常的事,即使是多次的—>积极的进行新的尝试。

另一个片段是作者去看两个截瘫患者的老兵,他们有着同样的诊断和同样的预后。其中一个躺在床上,诅咒着上帝和国家。他似乎被自己受伤的身体、痛苦和愤怒所囚禁。而另一位老兵则感叹生命的神奇,感叹自己得到了第二次生命,世界在他的眼里都焕然一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部分他们的身影。尽管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斗争和痛苦,我们每个人也依然有能力从受害者转变为幸运者。我们依然有选择的自由。

最后还是以这段我很喜欢的话作为结尾:

Everyone has endure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own poor choices. But to live our best life, we must continue to make choices, instead of allowing ourselves to be imprisoned by our past.